李宇明丨三尺讲台就是人生天地——邢福义先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
三尺讲台就是人生天地
——邢福义先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
文丨李宇明
邢福义先生是一位有理论重事实的语言学家,也是一位有胸怀有情趣的教育家。三尺讲台就是他的人生舞台,展示着他的教学艺术,孕育了他的教育思想,培育出桃李满园。他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60余载,早期主要讲授面向本科生的“现代汉语”等课程,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则把教学精力主要放在硕士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。他把“现代汉语”培育为国家级精品课程,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、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,还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。
邢福义先生21岁留校当助教,24岁正式登上大学讲台。当时,学生中不少人的年龄比他还大,但都十分喜欢听他讲课,教室座无虚席,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常慕名来听。
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,讲好课要有天赋,但其实更靠功夫。1963年,邢先生应邀在全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发言,题目是《我是怎样备课的》,其中提到了六点经验。第一,结合教学搞科研,以自己的学习心得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。第二,联系中学实际。第三,面向生动活泼的语言事实。第四,加强理论联系实践。第五,旁若有人。所谓“旁若有人”,就是备课时“旁若有学生”,好像有好些个学生正坐在面前,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。第六,熟,烂熟!关于最后这点,邢先生写道:“我总是要求自己把讲稿的内容全部记熟,熟到每一个例句所用的标点符号都可以毫无错误地在黑板上写出来。这是因为我感到,只有熟,才能理解得深刻,才能‘生巧’,才能有创造;再说,只有熟,才能抽出一部分注意力来讲求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。” 当然,要上好课不只是“背书功夫”。他还谈道,“一个学者要做出成绩,需要同时具备多方面的素养”,包括“厚实基础、惊人毅力、灵敏悟性、有效方法、良好学风”等,“备好课,进而讲好课,需要同时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”。
40年后的2003年,邢先生应学校教务处邀请,写了一篇《重读旧文话备课》,结合自己的新思考,将教学上升到“一门学问和一门艺术”的高度,道出了“独门秘笈”:“我备课时,每节课都穿插苦心搜集来的‘生动语料’,希望做到每隔十来分钟能让学生大笑一次,就像相声中的‘抖包袱’,我相信,美感在笑声中产生,知识在笑声中传授,这是学问的艺术化。”
邢福义先生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,有很多时常为人传颂的名言金句,充溢着治学的理趣、学趣,也表现出教育家的志趣、情趣。
对于本科生,邢先生经常强调“大器须早成”,“让大学生才智闪光”。他认为,学会做研究工作,既是凸显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,又是一个学者成型和成器的必要条件。因此,他特别提出,在大学中,对于青年学生,特别是20岁上下的本科学生,不应强调 “大器晚成”,不然会束缚他们聪明才智的及时闪光;同样,“厚积薄发”也不宜成为培养青年学生的教育信条,而应该提倡以积促发、以发带积、边积边发、边发边积,二者互动,形成良性循环。这是他对自己教书育人经验的总结,也是对自己成长成才道路的总结。
对于研究生,邢先生特别强调以下几句话,更显现他对人才培养系统而深入的思考。
第一,研究生、研究生,自己研究自己生(升)。这是邢先生对“研究生”三个字的巧释妙解。“生”既可以理解为“生存”之“生”,也可以理解为谐音的“提升”之“升”。他经常鼓励学生自主学习,主动研究问题,自己去发现问题,老师只是“导引”。读研究生的重点不在于天天去听课,更重要的是研究,研究生的任务就是研究。通过研究不断领悟学问之道,不断产出新的成果,才能在研究生阶段及将来的学术之路上生存下来,并日益精进。
第二,引导学生站在问号的起跑线上。句号可以比喻为结论,不能让学生做句号的俘虏,句号放大是个零,往前又是零起点。问号可以比喻为疑问,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,不断有新的开始。问号之形,又恰似一把钥匙,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。把问号伸展开,就变成了感叹号,那是解决了问题的感叹。一个好老师的标准,不是帮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,而是给学生留下了多少问号。
第三,师生关系,亦师亦友。邢先生认为,教师是导师,不仅是“教”是“师”,更需要以身作则地“导”。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问题,科学面前人人平等,教学可以相长——因此,师生亦应是“学友”。邢先生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,师生一起研究问题,是建立“亦师亦友”关系的好办法。他曾多次与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合作研究,联合署名发表论文。他曾针对自己学生发表在《中国语文》上的论文,撰写商榷文章,也发表在同一刊物上。师生商榷,成一时佳话。邢先生认为,这种师生之间发扬学术民主、用严谨态度认真交换不同观点的做法,可以使师生互相促进,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。
第四,最大愿望是学生超越自己。作为学者,邢先生的最大愿望是不断的自我超越;作为教师,他的最大愿望是学生能够超越自己。邢先生曾为笔者的拙著《儿童语言的发展》作序,结尾是这样写的:“作为一个教师,赞扬也好,提醒也好,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比自己更会走路和爬山,希望他们走得更远,爬得更高。如果到了那么一天,我没有力气了,坐在二十米的高度上,听到上头大声地喊:‘先生,我们已经爬到了四十米的高度!’‘先生,我们已经爬到了六十米的高度!’那么,我会摸着白胡子欢快地笑:‘啊,他们上去了!’
邢先生最有影响的名言是“抬头是山,路在脚下”,这是我们入门时先生的寄语,也是他对所指导的历届研究生的寄语,后来成为他所创立的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所训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有作为的人,眼睛要看着山,心里要想着爬山;但是,上山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,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踩开;山顶不易攀登,成功不靠侥幸。邢先生也常把这几个字作为勉励自己勇攀高峰的治学箴言。他常说:作为一个学者,眼里要有山。那山顶没有峨眉佛影、昆仑雪莲、武当金顶、黄山奇雾,却有科学的圣光。但是,通往山顶的路始于脚下。学术研究没有现成的路,必须脑指挥脚,眼引导脚,手帮助脚,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披荆斩棘,越涧攀壁,一步步地往前跨越。有意思的是,邢先生的双胞胎孙女,他分别给她们取名为“邢珊”和“邢璐”,“珊”和“璐”分别谐音“山”和“路”。多么有情趣的爷爷,多么“为之计深远”的用意!
邢福义先生常说:一个好的教师,必须是一个好的学者。在他心中,治学和教学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。他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语言学科的灵魂人物,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语言学系,创建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。语言学系侧重教学,研究中心侧重科研,这是他数十年来提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思想结晶。
邢先生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有着深刻认识。他指出,“教”而不倚重“研”,“教”便缺乏生机和活力,即使在教学法上下再多功夫,教学效果也只能在低水平线上颤动;“研”而不讲究“教”,“研”便失去检验结论和推广学术主张的良好机会,即使学问再好,在解惑育人上毕竟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。邢先生的很多成果(如《逻辑知识及其应用》等),都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。
好教师、好学者,最重要的是学风文品。邢先生曾在报刊上发表《治学之道 学风先导》《尊重事实 讲究文品——文章写作反思》《文品问题三关系》《社会公益对学风文品的规约》《“复制”与“抄袭”》等多篇与学风文品有关的文章,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。他常说:做学问,贵在文品正,文品既反映为人和学风,又决定文章级次与格调的高低。他大力倡导“人品第一,学问第二;文品第一,文章第二”,指出应该分清人己成果、矫正不良态度、善于律己待人、坚持求信存疑,以避免出现“扒窃抢掠”“专横跋扈”“境界低劣” “僵化滞呆”等学风文品问题。
邢先生的学术生涯和教学生涯是浑然一体又交相辉映的。他在总结教学经验时所阐述的治学和教学的理念,既是在强调作为学者和作为教师的内在统一性,也深刻道出了教学相长、教研并重的真谛。邢先生对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,充分体现了他既是语言学家又是教育家、既是大学者又是大先生的大师风范。先生为学有品位,为人有格调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(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)
本文转自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8月14日第A08版,可点击下面的“阅读原文”查看。
(本文来源:“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”微信公众号)
延伸阅读
往期回顾
❖
❖
❖
您想读懂世界各大博物馆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吗?—— 本书带您轻松有效学习古埃及圣书字
❖
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!
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,
了解更多精彩视频!